金年会-击剑小明星姜鑫瑞,比赛让我更加自信 场上只能靠自己
在一条条剑道上,少年手持长剑,目光如炬,他的动作迅捷而精准,每一次出击都带着超越年龄的果决,今年刚满14岁的姜鑫瑞,已然成为中国击剑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,他过关斩将,一举夺得U14组男子花剑个人赛冠军,站在领奖台上,他高举奖杯,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,赛后接受采访时,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:“比赛让我金年会更加自信,场上只能靠自己。”
姜鑫瑞与击剑的结缘始于七年前,当时年仅七岁的他在体育课上第一次接触击剑,就被这项运动独特的魅力所吸引。“我喜欢那种手持长剑的感觉,它让我觉得自己很强大。”姜鑫瑞回忆道,在父母的支持下,他开始了系统的击剑训练。
训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初学击剑时,姜鑫瑞常常因为技术不到位而受挫。“最开始几个月,我几乎每天都会被打败。”但他没有放弃,反而将这些失败视为前进的动力,每天放学后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击剑馆,重复着基本步伐和刺击动作,常常训练到深夜。
“击剑是一项极其注重细节的运动。”姜鑫瑞的教练李建国表示,“一个微小的动作失误就可能导致整场比赛的失败,姜鑫瑞最大的优点就是他愿意花时间打磨这些细节。”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很快带来了回报,在练习击剑的第二年,姜鑫瑞就在省级青少年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。
随着比赛经验的积累,姜鑫瑞逐渐领悟到击剑的真谛。“击剑不仅是身体的对抗,更是心理的博弈。”他说,“在剑道上,你只能靠自己,没有人能代替你做出决定,每一剑都需要自己判断和执行。”这种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在比赛中越发沉着冷静。
去年的全国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上,姜鑫瑞止步八强,那场比赛他记忆犹新:“当时太想赢了,结果心态失衡,动作变形。”这次失利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他开始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,学习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。“现在我上场前都会深呼吸,告诉自己专注于每一剑,不要想结果。”
今年的比赛中,姜鑫瑞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,在四分之一决赛中,他面对的是老对手陈志远,两人过去交手三次,姜鑫瑞皆败。“我知道他的技术特点,他喜欢防守反击。”姜鑫瑞说,比赛中,他改变策略,主动控制比赛节奏,最终以15比12获胜。
半决赛更加惊险,姜鑫瑞一度以9比14落后,距离淘汰仅一分之差。“当时我想,不能就这样放弃。”他回忆道,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准的战术调整,他连追6分,实现惊天逆转,这场胜利不仅让他闯入决赛,更极大地提升了他的自信心。
决赛场上,姜鑫瑞面对的是上届冠军张天宇,比赛开始后,张天宇率先得分,很快取得4比1的领先,关键时刻,姜鑫瑞请求暂停,调整战术。“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冷静,按照自己的节奏来。”重回赛场后,他改变了攻击节奏,频频得分,最终以15比10夺得冠军。
“这场比赛让我明白,自信来自于充分的准备和平静的心态。”姜鑫瑞说,“当你站在剑道上,所有的训练和准备都会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力量,这种力量让你相信,无论面对什么情况,你都能够应对。”
姜鑫瑞的成功不仅源于个人努力,还得益于家庭和教练团队的支持,他的母亲告诉记者,击剑让儿子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:“以前他有些内向,现在能够在众人面前从容表达自己,击剑培养了他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。”
在学校里,姜鑫瑞同样表现出色,他的班主任表示,击剑训练培养了他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专注力:“他能够平衡好训练和学习,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,这种自律和专注将会让他受益终身。”
对于未来,姜鑫瑞有着清晰的规划,他希望能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,最终站上奥运会的舞台。“我知道这条路很长,需要付出更多努力,但我已经准备好了。”他说,“击剑教会我,只要坚持不懈,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。”
姜鑫瑞的故事正在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击剑运动,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近年来青少年击剑注册人数持续增长,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这项融合了体育与智慧的运动所吸引。
“击剑不仅仅是一项运动,它是一种生活态度。”姜鑫瑞说,“它教会我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,在失败时不轻言放弃,在成功时保持谦逊,这些品质将伴随我一生。”
随着新一周训练的开始,姜鑫瑞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击剑馆,穿戴整齐后,他持剑走向剑道,目光中满是坚定和自信,对于这个少年来说,每一次举剑都是新的开始,每一次交锋都是成长的机会,在剑与剑的交锋中,他不仅找到了自信,更找到了自我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